Search

【#人生洞察室 19 他們都說你應該?】
-這個最討厭的「應該」兩個字,請換成「可以」
  • Share this:

【#人生洞察室 19 他們都說你應該?】
-這個最討厭的「應該」兩個字,請換成「可以」
  
「應該」這個詞,真的很容易讓我覺得不舒服。
沒有人「應該」怎麼樣,但總會有人把「應該」掛在嘴上,
指導你生活、指導你工作,以長輩、前輩之姿
說你身為職場後輩「應該」要怎麼樣...
  
▌職場如家庭,如出一轍,很多「應該」的存在
2019年10月,我曾經公開導讀一本書-《#他們都說妳應該》
談的是女性在社會上所遭受的那些束縛裹腳布,
但我也發現,那些「應該」也適用在職場,而且不分男女。
  
例如:「媳婦熬成婆」職場上總有那樣的主管或老闆,常常會對著你說:
「你不要不知道好歹,我以前可是每天都被老闆罵到臭頭,我已經對你很好了!」
顯然主管也不喜歡每天被罵到臭頭的對待,那為什麼這主管還是複製了呢?
這跟我們不喜歡父母的管教方式,
但長大後還是會不知不覺用著我們討厭的方式管教小孩一樣,
不知不覺被影響了。
  
前幾天我才在文章裡提到,家庭和職場都有某種生態系存在,
但沒有多談是什麼樣的組成,今天來詳細解釋一下好了。
  
按照一般的家庭狀況設定,對比小公司的層次,
威嚴的爸爸是老闆,在老闆和員工間調和的是主管。
  
但也沒有那麼簡單,家庭中總會有那個特別受寵的小孩,父母特別護著,
放到職場,那就是有個職場紅人,不管出多大包,都會有上面護著。
  
其他小孩肯定覺得不公平,會抗議,可能會換來父母說:
「他成績好又乖,你呢?」
「他績效好阿,你呢?」
  
「他貼心懂事阿,你呢?」
「他做事細膩到位阿,你呢?」
  
也有可能遇到爸爸手頭拮据,抱怨:
「都是因為要養你們,所以我都沒錢,以後要孝順我。」
「都是因為發你們薪水,我每個月承受很多壓力,現在你們有工作要感恩我。」
  
你有沒有覺得怪怪的?對,就是情緒勒索!
所以我們該劃清界線:
「其實我也沒有要你生我,我們的出生雖然花你很多錢,但你也從中獲得一些金錢無法衡量的回饋。」
「創業是你自己的選擇,而我到這工作也有提供勞務,我們是平等的。」
不必真的這樣回答,但要在心裡畫好這樣的防護罩。
  
家庭與職場如出一轍的生態系,簡單談到這裡,其實應該可以做更深層的探討
但這不免得寫出真實案例,這我得再三斟酌,因為不管我寫得多中立客觀,
還是會有人扭曲原文與大意,這樣解釋真的很累...
  
▌所以那些應該我們要接受嗎?
我剛出社會時,接收過許多的「應該」指令,
什麼新人就是要「主動接電話」、客戶來要「主動開門」...
  
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倫理,我曾發出這樣的疑問詢問,
但立刻得到許多職場前輩說:你就是「應該」這麼做。
  
後來也有人說,從這些「應該」裡面,你可以學習到許多東西,
「主動接電話」可以學習到應對進退技巧、快速釐清對方的問題;
「主動開門」可以學習如何與各式各樣客戶互動。
  
後來我認真想想,覺得令人不舒服的點是-
「應該」兩個字,就是有你「必須做但你沒做的感覺」,所以沒得選擇
如果當時那些前輩可以用你「可以」來告訴我這些事,也許不愉快不會那麼多。
  
我也會常常提醒自己,和年輕孩子溝通時,別常常用一種你「應該」怎麼樣的姿態
用你「可以」這麼做,用「分享」的方式,告訴對方我的想法、我過去的作法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職涯成長駭客=以人資身分、知識管理角度、活動人體驗設計來跨領域結合並實踐的職涯心得與觀點。
View all posts